
Aug 24, 2017
用设计思维,把握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赛道
根据易观咨询的研究,中国智能硬件市场从2014年开始连续保持每年20%左右的高速增长,2016年市场规模达到3315亿元人民币,预计2017年将达到4000亿元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硬件的不断进步,智能硬件市场正在从所谓的单品“智能”向万物互联大步迈进。智能硬件的赛道分化隐现。
— 谁更未来?—
inkey 的创投合作伙伴 getwell 所生产的智能腕带,正是市场所期待的更具“未来感”的下一代智能硬件。getwell 通过可监测人体代谢数据的智能穿戴设备,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算法,把专业级有氧能力检测和智能化健康管理结合,为机构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对健康保持、慢病管理、专业训练的个性化运动方案与健康趋势判断服务(详情见《运动健康管理品牌 getwell 基因密码就这样被破译!》)。
换句话说,和入门级的,只能提供静态、孤立数据的普通可穿戴设备不同,getwell 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,提供的是有医疗属性的个性化智能健康管理方案。
getwell 希望 inkey 能够为其设计第二代产品,并提出了3个需求:测量精准、易于穿戴、外观时尚。
从产品设计的角度,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完成的任务。但是真正面向未来的,注重用户体验的,好用又好卖的产品,绝不仅仅是满足3个指标这么简单。
inkey 作为 getwell 的设计合伙人,尽力采用用户洞察方法,从用户体验、使用场景、市场细分、品牌定位等全方位的视角来开展系统化的设计。
—让产品亲近人—
测量精准一般可通过肌肤贴合度、佩戴紧密度、设备稳定度等方式来实现。getwell 的第一代产品通过底部金属条上突出的纹路来增加肌肤贴合度,采用专业运动员使用的肌贴来把设备紧紧粘在用户身上,且粘贴动作无法独立完成。
用户洞察的核心是以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。毫无疑问,凸起的纹路和紧密的粘贴固然可以精准测量,但是作为运动状态下贴身使用的产品,凸起的摩擦会让皮肤有异物感,使用时必须有人协助才能完成佩戴,肌贴粘得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。这些情况都让产品的用户体验不够舒适。
inkey 解决方案的核心是让产品去亲近人:
- 增加盘面的弧度,更加贴合肌肤;
- 采用光滑无摩擦感的金属片;
-
给表盘配上表带,使用户可以独立使用;
-
改变内部电路来降低厚度,减少晃动感,降低表盘重心,增强稳定性。
—让自己变成用户—
inkey 主张要以“共情”的心态来做设计创新。“共情”的方法之一,就是自己要身临其境。
为了找到最适合的“易于佩戴”方案,inkey 尝试了市面上所有可行的佩戴材料,最终聚焦到了硅胶、莱卡面料、弹力尼龙粘扣三种材料上。三种材料各有利弊,其中硅胶是目前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主流用材。怎样选择?
inkey 把不同材质属性做了罗列比较,但是最终决定使用哪一种材质的,并不是调研方案上的优劣势分析推理。那段时间你如果守在 inkey 门口就可以看到,inkey 的同事们进进出出,胳膊上都绑着两个或者三个腕带,颜色、材质各不相同。他们骑行、跑步、打球,在自己常用的运动方式中寻找“易于佩戴”的最优解决方案。
最终,透气、柔软、弹性好、易清洗并速干的弹力尼龙粘扣胜出。佩戴设备时,单手即可在5秒钟内完成。最重要的是,它还是这三种材质中,成本最低的!
—未来产品都应该是时尚产品—
inkey 坚持未来感设计理念,每一个项目中都会反复追问,未来10年后再来看这个设计,结果会怎样?同时 inkey 认为,智能可穿戴设备逐渐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,产品定位正在从黑科技向时尚消费品转变。
毋庸置疑,getwell 的产品是有医疗属性的专业级产品,但是这并不意味着“医疗”和“专业”就只注重功能,只能有呆板、沉闷的外形。
在 inkey 为 getwell 提炼的品牌树中,未来科技感、表现卓越、运动健康等,都是 getwell 的品牌关键词。用户画像方面,除了专业机构和运动员之外,还有运动爱好者、慢病患者、孕产妇等普通消费者。品牌的中高端市场定位,也决定了产品面貌需要令用户觉得物有所值。
那么,在“未来”视角下,如何表达专业级产品的时尚感?
有一种修辞手法叫“移用”,指的是把常用来描写甲事物的词用来形容乙事物。根据品牌定位和用户画像,inkey 在 getwell 产品设计中大胆“移用”了时尚产品和运动产品的外观视觉风格。
inkey 通过用户洞察的方式,结合自身的价值观主张,为创投合作伙伴 getwell 带来了成功的品牌和产品升级,并以深刻的品牌共识、即时响应的工作方式,仍在和 getwell 持续进行长期的设计协同。
他们的成功,就是 inkey 的成功。
在 inkey,发现未来!
上一篇:在45000块银幕和《战狼2》之后,我们还可以看些什么?
下一篇:inkey创谈第1季—创变123